![](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第一条微博标题为:《我国宅基地也将“三权分置”!》,具体内容如下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
我国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姜大明强调,这是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但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口子不开,严禁下乡利用宅基地建别墅大院、私人会馆。
第二条微博标题为:《住房供地,政府将不再垄断!》
姜大明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从两条微博的内容来看,核心的内容主要是:
第一,宅基地的制度安排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离开。所有权不变,仍然属于集体;资格权是保证农民附着在土地上的各项权利的一种保障;而使用权最为关键,因为将使用权分离出来意味着,宅基地真正可以入市了,进入住宅用土地市场。
第二,根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的解释,尽管宅基地可以入市了,从制度安排上进行了解锁,但是宅基地入市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实现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主要是用于租赁用途。
在新华视点的微博里我们看,姜大明明确:“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口子不开,严禁下乡利用宅基地建别墅大院、私人会馆。”。
这一点意味着私人购置农民的宅基地仍然是不被允许的,不受法律的保障!
第三,最后姜大明明确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还提到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
这两句话其实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此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曾经提出过,“在确保农民住有所居前提下,赋予农民宅基地更完整的权能,并积极创造条件,将其逐步纳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如果我们这这条意见看做是宅基地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再结合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以及到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这两句话。
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做出推测,未来宅基地很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租赁用途这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使用权来说近似市场化;而能够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是非房地产企业,可能也意味着通过开发宅基获得的收益将是归属于农民所有。
如果暴哥的这个解读没错,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对中国有着翻天覆地的影响的举措,因为一来这改写了楼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土地稀缺的局面,有大量潜在土地可以入市;
二来,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农民的利益将可能会因此而大幅度提高,收入分配的天平将朝着拥有土地的农民倾斜,这种一直被忽视的财富有很大程度将被兑现!
最后暴哥想说,在我们一直紧盯不放的楼市长效机制中,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入市可能是当前最被我们所忽视,却最应该受到关注的机制之一!